查看原文
其他

我心中的绒仙花(益店中学的回忆)

金翊华 岐山作家 2021-07-31

我心中的绒仙花

——益店中学的回忆

金翊华

午后,一个人在莲湖公园里闲庭散步。走在寂静的花木丛中,让人无不倍感气爽神清。忽然间,远处一颗高大的乔木仿佛磁石一般把我的眼神定住,脑海里记忆的涟漪顿时被层层掀起……

我的高中生活是“文革”结束两年后在益店中学度过的。在这之前,我一直在距离家门口不足300米的村办小学(后升格为七年制学校)上学,听大人们讲,这所小学以前曾是远近有名的“火星爷庙”,占地将近10亩,教室都是原来的庙宇殿房改建而成的,虽然有些破旧,但雕梁画柱的印迹依然清晰可见,还有那几棵硕大的古柏、老槐更彰显出它的气度不凡。直到来到益店高中,我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。


益店高中是岐山县当时4所县办高中之一,距离我家15里地,占地约近80亩。高高的门头、宽大的校门以及那一簇簇高贵儒雅的青竹、腊梅围拢着的中央小院,无不让人心生敬畏;明亮的教室,宽敞的操场以及围绕校园围墙一周齐整整钻天的白杨,更让人感到气势高耸。但令我最难忘怀的却是食堂侧面那两颗其貌不扬的乔木,因为我们每天在食堂窗口排长队打好饭后,总是要端到这两棵大树底下,蹲在地上用餐。

食堂每日三餐一贯制:早饭玉米臻子,硬中带着焦糊,中央用勺子挖个坑,加上自带的盐醋辣子水,吃着也够味;午饭大锅面,黏稠中带有许多的疙瘩,加上自带的油泼辣子也挺香;晚饭喝拌汤,稀汤寡水、上清下淀,泡些干馍也能充饥。食堂里所用的主食材只有玉米臻子和面粉两大样,都是大家从家里背过来交到食堂,再按每斤2分钱加收加工费才能兑换成饭票。那个时候,不知是因为油水少,还是饭量大,交粮兑换的饭票总是不够吃,每周六大家都要步行回家去背馍馍。由于家境不同,大家背来的馍馍也情况各异,有的黑,有的白,有的是锅盔,有的是馒头。无论是黑是白,也无论是锅盔还是馒头,挂在30多人打着通铺的宿舍里,两天之后都会干裂、长毛。有些同学家里情况不好,就经常在食堂打点开水泡馍馍。高中的生活虽然清苦,但也不乏开心和快乐,因为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梦。

每天蹲在大树底下吃饭的时候,其实也是大家最为开心的时候。因为每每这个时候,大家不仅可以填充空空如也的肚子,还可以轻松地畅谈人生和理想。开始大家并没有在意,后来这两棵树开花了,粉红色的花像毛绒球一样挂满枝头,芬芳娇艳,热烈红火,显得格外漂亮,。但大家和我一样竟然不知道这树叫啥名字。好奇还让我发现了这两棵树更为奇妙的地方,那就是白天叶子是平开的,一到傍晚叶子就合并起来了。咨询老师方知这两棵树叫绒仙花树,学名合欢树。

光阴似箭,岁月如歌。尽管30多年过去了,我们这些井底之蛙怀揣梦想,走南闯北,如今也各有所成。但看到绒仙花我依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益店高中。因为绒仙花是我们高中生活的目击者,它不仅见证了我们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脚印,见证了我们那个时代的青春与奋斗,也历历目睹了我们碗里的一日三餐。绒仙花也是我们高中生活的守望者,它不仅为我们遮挡过无数个烈日炎阳,避护过无数个风雨霜寒,还为我们翘首期许过美好的理想和未来。

我爱益店高中!我怀念那美丽的绒仙花!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